close

自從A知道真相以後,聽到他說的話或想起他以前說過的,感覺變得跟以前不一樣了,而且還開始會去推測當時他講的話是否背後另有意涵;當B知道事件的內幕以後,原本覺得他款款深情的舉動,現在看起來卻讓人覺得噁心極了;當C不喜歡那個人之後,不管那個人說什麼,就是看不順眼地忍不住要諷刺一番。


換了一個角度之後,我們變得不一樣了;原本可能本能地做出反應的結果,變得不再單純,原本對這個人的言行舉止感到認同的後來,變得凡大小事皆感到礙眼、討厭;同樣的一句話或一個舉動,因為角度的不同而有了完全不同的反應;及便是處處表現小心、禮貌,仍然只會造成某些人的反感。

在你的眼裡那人的一舉一動都是這麼可愛、討人喜歡,但知道真相的人眼裡只有做作、噁心、雙重標準等感覺,沒有其他的;不過,那又怎樣?誰在乎呢?人都是只看自己想看的、聽自己想聽的,不好聽但還能忍受的,勉強聽一聽,太刺耳、太與你所深信的背道而馳的,通常就是充耳不聞,你會覺得別人的角度、別人的看法,又與你何干。

我知道這中間有太多個人的情緒在裡面,或許我們都這麼稱呼它叫「偏心」,人就是很難做到完全客觀,尤其當我們知道得太多的時候。

阿茵跟我說他的很多反應其實都是因我而起,她懷疑他對我仍然放不下,而我卻完全沒有這種感覺,甚至還對她說「妳想太多了!」,因為我跟她看事情的角度不一樣,而經過討論後才發現我們對同一事件的解讀是如此地不同。

記得唸書的時候,幾個朋友計畫要參加一個校園舉辦的活動,我忘了是誰提出刻意不讓我得知這項活動、不打算讓我一起參加的;有一天其中一位朋友覺得這種做法讓她很不舒服,因此決定私底下告訴我這件事,我聽了之後並沒有特別大的情緒起伏,因為自己對那項校園活動並不是特別有興趣,只是覺得不解為何要在這件事情上孤立我;總之後來好像也就不了了之,但是從此對於其他朋友講話有所顧忌、迴避的不自然舉動顯得很敏感,我的感受、認知、想法變得不再一樣;也有一次亦是透過別的朋友忍不住主動問我,想知道事情的真相,我才知道有人在背後散布不實的謠言,經歷過這樣的事情,以後對那個在背後散布謠言,表面卻跟妳親如手足的人,就對她所有的言行、舉止都打折扣,不再是那樣百分之百交心了。

當我們換了一個角度去看對方的時候,我們對她(他)的態度也就跟著不同,之後我們之間的相處、關係也會漸漸地改變;人真的能永遠地、完全地保持客觀嗎?這中間參雜了許許多多人性,很難全然地抽離而保持客觀、冷靜的吧?(或許反過來關係變好的情況也有,這裡只是舉一些比較不好的例子)


換了一個角度之後,你看到了什麼呢?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大型貓科動物 的頭像
    大型貓科動物

    猫の夜行館

    大型貓科動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